close
*之前曾和feng的姐姐聊到寶寶們學習說話的問題,讓我也想到小圓寶雖然算是挺早就愛一ㄚ一ㄚ說些大家也聽不懂火星話的小傢伙,但未來究竟對於語言的學習如何也不得而知?!

慶幸的是他應該不太會吝嗇開口說話,這點大家都覺得很有可能是遺傳到我們家的人都愛講話的特性,但平常多半也都是我和小圓寶在相處,所以一有機會我一定會多讓他跟我家的人接觸,尤其我弟和我媽,整個就是不會停的...或是每天中午,晚上小圓寶和我公公的"Man's talk"...等等~

希望在大家不同的表達方式中,能多刺激他在語言上的吸收和表達,或許不見得一定要多早就會說什麼,但至少我們都還是希望他這一切都能順利的發展著~順便就去看了些相關的資訊,這篇是我覺得還不錯,不過文章實在也很長,因此有小做一點刪減...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嚕^^

------------以下為轉載文章
------------

增進孩子的口語及閱讀技巧
生命最初的三年是口語和閱讀技巧的發展關鍵。突觸修剪和髓鞘化在這段時期大量進行,為腦部奠定閱讀和口語的基礎,提供家長一個珍貴的機會去協助孩子增進口語及閱讀的技巧。

語言和讀寫能力密切相關,發展的方式也類似。或許腦部的口語功能比閱讀功能更早開始運作(因此孩子在學會閱讀之前就先會說話),但兩種技巧互為基礎,都牽涉到相同的基本原理。不論是學習說話或是閱讀,都必須對聲音、象徵符號及兩者的相關性有基本的認識。

孩子必須熟悉構成單字或語詞的基本發音音位(phoneme)才能精通口語。英文裡雖然只有二十六個字母,卻有四十個音位,因為某些字母的發音不只一種。 例如,字母C在單字cat中發硬音,在單字space中卻發軟音。拼音法就是學習音位。(編註:中文注音符號包含二十一個聲母、十六個韻母、二十二個結合 韻母,卻有五種聲調)一旦孩子開始學習口語中的基本發音,就必須知道那些發音構成代表著事物的單字,例如物體、人物或大小等觀念,然後學會把這些單字組合 成簡單的句子,而大部分的孩子要到兩歲或兩歲半左右才能做到。

學習閱讀的過程也依循類似的邏輯。當孩子在學說話時,同時也會發現書面語言是由二十六個字母所組成,每個字母象徵著一個(以上)不同的發音,而單字是由字 母組成(編註:中文單字是由象形等六種書寫文字有時附上注音符號所組成)、句子是由單字組成。雖然孩子可能要到四、五歲時才能真的讀懂單字,到小學時才能 寫出簡單的句子,腦部的基本讀寫功能卻很早就建立了。

雙語優於單一語言
寶寶可以同時學習兩種語言嗎?當然可以!在雙語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可以輕鬆學習第二種語言。直到大 約八歲以前,孩子都能毫不費力地學習說第二(甚至第三) 種語言。接觸兩種語言對孩子的腦部發展只有好處。如果孩子會和英語不流利的親戚或保母相處,要求對方用自己的母語和孩子對話。這麼做有助於孩子腦部的突觸 修剪,使腦部變得更敏銳,能分辨出更多日後所聽到的不同音位。如果孩子同時學習說一種以上的語言,可能會導致學會說話的時程稍微延後,但孩子一旦開始說 話,就能流利地說出兩種語言。 每一種語言確切的學習過程可能不同。例如,和學英文的孩子相比,以中文為母語的孩子會有某些不同的經驗,因為中文的字母系統和英文不同,是以大量的符號或 圖像為基礎。但不論說中文或英文,基本上都同樣是把單字組成簡單的句子。有趣的是,人腦有能力學習任何類型的語言,不管它是由字母、圖像甚至是象形文字組 成。

在子宮中發育時,寶寶就已逐漸熟悉母語的基本發音。在懷孕期的最後三個月,寶寶可以聽到模糊的聲音,並且一出生就能認得母親的聲音。嬰兒特別會注意到人聲。從你看著新生嬰兒的眼睛並開始對他說話的第一刻開始,就是在提供他聽說讀寫的基本工具。

先有名詞,才有動詞
腦部有兩個涉及語言產生的重要區域:韋尼克氏區(Wernicke's area)和布洛卡氏區(Broca's area)。先發展的韋尼克氏區位於左顳葉的頂端,就在聽覺訊息處理區的後方,負責理解單字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它緊鄰著涉及詮釋視覺經驗(如閱讀)的 腦區,也因此強化了讀寫和語言的緊密關聯。韋尼克氏區經由一條大的神經路徑與布洛卡氏區相連結。布洛卡氏區是另一個極重要的語言區,位於後額葉,負責處理 更複雜的語言概念,如文法更明確地說,就是名詞與動詞的關聯,以及形容詞和副詞如何修飾名詞和動詞。當你心中浮現一個名詞的意象例如當你想到汽車時就是韋 尼克氏區在運作;但當你用形容詞來描述汽車的基本特徵時(跑得很快的紅色汽車),則是布洛卡氏區在運作。布洛卡氏區的髓鞘化比韋尼克氏區晚,因此直到孩子 大約十八個月大時才會開始運作,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最早學會的單字都是名詞。

在生命最初的一年,孩子會開始懂得單字代表物體的概念媽咪說的「瓶子」是指可以觸摸、感覺甚至品嚐的東西。這是初步理解象徵符號的開端、腦部發展的關鍵轉捩點。


.念書給孩子聽

在寶寶出生後的最初幾天就開始念書給他聽,對躺在嬰兒床上的寶寶念書,可以增進感情並發展語言技巧。

當寶寶大約三到四個月大,可以自己抬著頭時,你就能比較舒適地坐在椅子上,一手抱著寶寶,另一手拿著書念給他聽。到了大約四個月大時,寶寶會表現出想要觸 摸書;儘量鼓勵孩子去拿取、翻弄書。聞書、拿書甚至吃書的寶寶,會很基本地了解到書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在念書時給寶寶更多的感官刺激,同時結 合多種型態的感官經驗來挑戰他的頭腦,可以使他更聰明。這種早期的「多重作業」經驗會訓練腦部同時快速處理不同類型的訊息聰明頭腦的基本特徵。

.家庭圖書館
有兩種專門為嬰幼兒設計的書:圖畫書和故事書。一般的圖畫書每頁都有一兩張圖片通常是常見的物體以及用來定義物體的單字標題。同樣也附插畫的故事書,則有簡單的情節對白。孩子的家庭圖書館裡應該要有這兩種類型的書。不要因為怕寶寶聽不懂你說的話,就不願意念故事書給他聽。就算他聽不懂也沒有關係,也別認為 一定要念最簡單的書,像是念《戴帽子的貓》(The Cat in the Hat,編註:Dr. Seusse著,一九五七年出版,遠流有中譯本,後來改拍成電影「魔法靈貓」)或《火腿加綠蛋》(Green Eggs and Ham,編註:Dr. Seusse著,一九六○年出版,遠流有中譯本)等經典作品給孩子聽,是永遠不嫌早的。押韻書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們可以幫助你教導拼音法(音位的應 用),有助於語言和閱讀技巧的發展。只要聆聽你的聲音、聽到語調的高低變化及單字的韻律,寶寶就會有很大的收穫。你念書的時候,他看著圖片,聽著你運用特 定語言中的音位,他的耳朵就會逐漸習慣聲音的變化,最後他會開始了解,那些圖片實際上代表著單字,而所有的單字則構成一篇故事。

大幅圖片的書最適合四到六個月大左右的孩子,因為他們還無法辨認很多視覺細節。每頁應該最多只有一兩張圖片,說明應該非常簡單明確。寶寶會對有大幅照片 的書很有反應,尤其是照片中有常見的物體時,例如動物、汽車、人物、蔬菜、用具,甚至字母和數字。固定選用由明亮原色圖片構成的書,尤其是針對八到十個月 大的孩子,因為他們對柔和的色彩比較不敏感。

.指出圖片
念書給孩子聽時,為他指出特定的圖片並作出定義是很重要的。如果是房子的圖片,就說:「這是一間房子。」如果是艾摩娃娃的圖片,就說:「這是艾摩。」在每 次念故事的時候都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聽到名稱或單字時就想到圖片或物體的能力。這種喚起人物或物體意象的能力,以聽覺刺激為根基,是孩子重要的發 展大躍進。在這個遠為複雜的聯想活動中,腦部接收到聲音刺激的部位會刺激其他部位,讓我們能夠創造出意象。 聰明寶寶小祕訣:用大量的情感來念書伴隨著情感的記憶比較深刻。使用戲劇性、興奮的語氣並笑出聲來,享受你念書給孩子聽的時光。對孩子和你來說,那應該都 是愉快的經驗。


.臉部時間-------------------------------
建議年齡:四到十二個月大
目標:增進口語技巧


目的:
到了四個月大時,許多孩子可以聽出幾個口語單字,包括自己的名字。在兩歲前夕,大多數的孩子就能聽出大約七十個口語單字,甚至可以說出一兩個單字。學習說 話不需要魔法:寶寶透過聽別人對自己說話及其他人的對話來學說話。沒有什麼可以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寶寶尤其需要和有愛心的成人共度「臉部時間」。寶寶 藉由觀察父母和照顧者的嘴型變化,學習如何用自己的嘴說出單字,以及結合正確的聲音和恰當的嘴型變化。孩子即使是嬰兒應該參與家庭聚餐,即使是無法加入對 話的嬰兒,在聆聽其他家庭成員對話時,也有很大的收穫。好好試著把寶寶納入對話中,當你說話時看著他,甚至是問他問題讓他覺得自己是活動中的一份子。

活動:學習說話必須先了 解:(一)你所聽到從別人口中發出的聲音;(二)你自 己也有能力發出同樣的聲音。寶寶需要「觸摸」並聽到對話;在你說話時,他會自然而然地嘗試觸摸你的嘴巴,鼓勵他這麼做!當你說話、唱歌或念書給寶寶聽,把 他的手放在你的嘴唇上,讓他感覺到你說話時的嘴型變化。這種「動手」學習強化了寶寶對於人們如何說話的視覺觀察。


.找找看!------------------------------
建議年齡:六到九個月大及九個月以上
目標:教導象徵符號(書裡的物體代表真實的物體)


目的:
大約六到九個月大,當寶寶可以自己坐著時,把他放在身旁,和你一起坐在沙發上,讓你可以用雙手拿著書。當你讀到的特定物體附有圖片時,要求他找出物體,寶 寶這時候還沒有足夠完善的動作技巧能指出書中的物體,但已經會用手掌拍打圖片,當他這麼做時,強化他的回應,說:「對,你答對了,那是一輛汽車。」如果你 看到左頁的圖片是一根香蕉、右頁的圖片是一顆蘋果,先指著香蕉說「香蕉」,接著再指另一頁說「蘋果」。儘量自由地修飾對於事物的說明方式,例如「我們喜歡 蘋果」或「蘋果是紅色的」。不過,試著在開始和結束那一頁的討論時,強調「蘋果」這個名詞。把書念過幾次之後,延續前面的例子,打開有香蕉和蘋果的頁面, 問寶寶:「香蕉在哪兒?」讓他拍打書本,如果他猜錯了,在他拍書的時候說:「不對,那是蘋果。」然後移動書本,讓他的手拍打在香蕉上,說:「對,那是香 蕉。」 寶寶會在短時間內立即回應你的問題,一旦他逐漸習慣這個遊戲,就稍微混合一下。通常你會先問位於書本左頁的事物,然後才問到右頁(因為我們從左讀到右) (編註:若是中文直排的童書,則是從右讀到左)。為了製造變化,先問他位於右頁的物體,接著再問左頁的物體,教導孩子從各種角度做觀察,不只是從左到右, 還要從上到下。這麼做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了解物體空間定位的視覺技巧,對物體做最有效率的掃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oa 的頭像
    Zooa

    About Zooa

    Zo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